有些美食听上去是恐怖片,文安人都听说过吗

近日上海出现了一款名为“狗屎糕”的特产!很多人说,“吃狗屎糕,走狗屎运!”。一种名字听起来如此恶心的食物,居然成了吉祥好运的象征。比这更奇葩的食物多得很,今天给大家介绍其他听名字很恶心,然而却美味的食物。

其实这是台北餐厅一道很常见的小炒。具体原料就是豆角、皮蛋以及肉丁。

为什么要叫苍蝇头呢?据说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有一天老板听客人讲怎么这

菜里好像有很多苍蝇头,就被启发说干脆给菜起名叫“苍蝇头”好了。客人混淆成苍蝇头的根源,其实也就是这道菜里的豆豉!哈哈,我敢说这客人肯定是视力有问题吗?

碗秃子

这是什么鬼啊!!完全无法理解这样的菜名。

人家不要当秃子啦!!后来知道了,人家是长这样的:

这是山西的名小吃。山西有句民谣说“平遥三件宝——牛肉、碗秃、案案糕”。平遥碗秃,又可以叫碗托、碗脱、碗秃子、碗秃则,是方言。这道美食是一种类似面皮、凉粉的面食,有莜面的、白面、荞面的。因为做的时候是在碗里面乘面,然后把面脱出来,再切成小条凉拌,所以脱了的碗就变秃子了。

鸡屎藤饼

一看这名字就不好吃,光是有鸡鸭成群的地方,例如菜市场,想想就是臭烘烘、湿漉漉的,啧啧啧,很好奇会不会像臭豆腐那么臭?

它又称乌芹藤饼,是鸡屎藤叶做成的。

作为南方乡村里最常见、最粗生的一种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跟它的名字正好相反,其清香不“臭”。鸡屎藤叶被揉碎后会有股如鸡屎的臭味,但久闻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吃瓜群众小看它了吧。鸡屎藤饼是不可貌相的美味~

猫耳朵

我相信这道小吃很多人都吃过。小编我每次吃的时候,都会以为自己是真的在吃猫的耳朵。

其实也真的很像猫耳朵:

据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游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雨越下越大许久都不见停。几个时辰过去,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否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在发愁,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怪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

菜蟒

别害怕,奴家不是菜地里的大蟒蛇,不会吃了你的~

不就是洛阳的面食吗,又是北方人惹的祸!说得那么恐怖!!

原料:小麦面粉、鸡蛋、韭菜、粉条、虾皮……

面皮卷起馅儿,长长的盘在笼屉中,是不是真有点儿蟒蛇的意思?

这是地道的家常美食,洛阳几乎人人会做。

棺材板

别TM逗我了!这是鬼大爷的菜吧。。。

误会误会,这可是道名贵的菜肴啊!

用西式酥盒加上鸡肝等中式配料做成,最初称鸡肝板。相传几十年年前,台湾有一位姓许的师傅,在改良这道点心时,忽然发现怎么看怎么像棺材,于是就决定命名为“棺材板”。或许由于制作特别、口味特殊,加上名称的“怪”与“邪”,最后这种点心在台湾的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了“鸡肝板”。

宁化老鼠干

会不会一下就想到了好莱坞史诗级灾难片,一群经历过生化危机的大老鼠穿梭在大街小巷,吞噬这城市里每一条缝隙……惨不忍睹!

这时候,人类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悲剧化为食量,将这些老鼠一网打尽,消毒去臭,烹饪成美餐一顿!

最早出现在宁化,因为田鼠甚多,人们为了保护庄稼而捕捉田鼠,然后将田鼠制成宁化田鼠干。这可是货真价实的人类拯救自己的写照,灾难面前人的力量真是强大啊!

内容来源于河北吃喝玩乐,如本文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由燕赵微视角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够治疗好吗
白癜风是什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anzx.com/waly/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