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土地走出去的世界领导人

简介

本文系学习心得,写于年12月12日。在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第十届学生干部培训暨第四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座谈会上,学院党委吴佳联书记将此文与培训同学一起分享交流。

作者简介:简根淦,影视戏剧系16级文管专业,思政工作室二期学员。

习近平

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拉煤挑粪、开荒种地、打坝挖井,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一组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状态写实的动词,一组则是形容国家领袖的名词,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联系,今天因为一位国家领导人而融为一体。他就是将自己称为黄土地的儿子的人,他的名字叫习近平。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习近平。七年的知青岁月,在苦难中磨练,在困境中成长,在平凡中坚持。捱过了跳蚤关、闯过了饮食关、征服了生活关、践行了劳动关、突破了思想关。由于家庭原因,写了八次入团申请、交了十次入党申请才最终获得了本该获得的认可。从一开始没有给老百姓留下好印象,到后来的众人拥戴,20岁成为大队的支部书记,最后被清华大学录取离开大西北,今天是我们的国家领袖。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初心不变。今天的我看到这些事迹,觉得他就像一个“倔青年”。什么是我心中的“倔青年”呢?借用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里对青年一代人的描述就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的手里”、“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梦”等等,这些爆红网络广为传唱,既接地气又不失格调、既通俗易懂又揭示深刻道理的语言,正是出自习近平的历次讲话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不是从人民群众中走来,若不是真实体验劳动生活,若不是有着超强的文化积累,是难以讲出这种让普罗大众都能听的明白,又为之叫好的政治话语来的。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当听到这些语言时我被深深的吸引也深深的震撼。从这样的语言中,我闻到了寻常百姓生活拉家常的味道,我看见国家政策方针形象化的样子,我感受到历经生活积淀的智慧。这些语言就和习近平本人一样,看起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同时又充满睿智的力量和无穷的魅力。

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一份三万多字的报告、一上午的时间,没有椅子、没有中途休息、没有出过任何偏差。这就是今年习近平在第十九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做报告时给我的印象。十九大结束后,习近平率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来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以及到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几天后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紧接着习近平出访越南、出席APEC会议。双十一当大家都还沉浸在购物的狂欢时,习近平结束APEC日程,在下榻酒店会见了韩国、日本、菲律宾三位邻国的国家领导人,从早到晚工作11小时。这是我在人民日报







































白癜风有哪些症状
北京白癜风专治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anzx.com/wawh/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