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4日,交通运输部在雄安新区高速建设现场举行“千年大计交通先行”记者见面会,通报交通运输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的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孙文剑,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侯智敏,京德筹建处主要负责人王志斌出席见面会并答记者问。
河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记者:京德高速在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上采用了哪些创方法,在体现雄安特色、助推工程建设上起到了哪些作用?王志斌:京德高速(一期工程)按照交通强国战略和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要求,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和河北高速的要求,打造了永久路面、智能建造等多项技术创新,在填补国内公路领域技术空白、形成可推广可复制技术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永久路面方面,以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为主要突破点,胶粉掺量大于30%,最高掺量达到50%,大面积采用胶粉沥青,实现经济性和高性能的平衡;充分利用废旧轮胎,实现废物利用;同时在沥青面层施工中,首次采用“无人驾驶集群智能化施工”,这也是全国规模最大、首次在雄安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使用的创新技术,较人工作业效率提高了50%,大幅提高了施工质量,大大节省了作业成本。通过完善的理论设计支撑,配合针对性优化后的施工技术,力争实现表面层使用寿命不少于15年,其他结构层使用40年以上,大大减少后期的维护和养护费用。智能建造方面,京德高速全线桥梁比达50%,梁板数量多达片,京德高速在全线打造了2座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预制T梁环形生产线,采用流水线制梁,像生产汽车一样来生产桥梁梁板,大大加快了梁板预制速度。环形生产线生产1片梁仅需2.7天,而传统制梁工艺每个台座的生产周期需9天,相比之下,环形生产线具有极大的工效优势,功效是传统工艺的3倍。京德高速始终将创新工作放在重要环节,去年在全线范围内开展了“百项创新”攻坚活动,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工艺工法微改造,目前已打造创新成果共计余项,这些技术成果都是首次在雄安新区使用,为打造雄安标准、创建雄安质量、助推雄安速度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网记者:刚才谈到,京德高速一期即将具备通车条件。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些建设中的感人故事?王志斌:我来分享两方面的故事。一方面讲一下我们筹建处工程科和地方科的故事。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为确保工程进度,我们工程科下属的三个管理分部,永清分部、霸州分部、文安分部的分部主任都下沉到施工单位,全线有10个主体标段,这些主体施工标段好多都来自于南方,当时疫情严重,复工复产遇到了很大的压力,我们管理分部好多项目工程师下沉到项目部,每天通过视频会汇报工作,通过点对点包车、与施工队伍同吃同住,2月19号实现全面复工,为头一个天劳动竞赛取得胜利打下基础。年初河北地区也遇到了新冠疫情,我们工程科联合各个项目部想方设法把同志们留在工地过年,想方设法加班加点生产。我们二标项目部有一个叫李广盼的小伙子今年刚刚结婚,结婚第一个春节就是在工地上过的。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年初工地人员达三千多人,为我们去年主体建成通车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个分享我们地方科的故事,我们京德高速全线87公里,涉及到各县市,两个地市级,三个县市,全线一万亩地,比较多的是土地组卷,其次是电力拆改。土地组卷开展比较早,在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支持下,年7月6号开始,首先从任丘市清点、登统、勘界,我们所有地方人员都下沉到一线,都和各乡镇干部包括村民吃住在一起,当时天气也比较热,通过两个月把沿线一万亩地顺利清点登统,为土地组卷及时上报国土资源部打下了基础。这里面有两个比较好的代表。一个是张国争同志,他的家就在文安,他天天在跟沿线的政府部门打交道,白天登统清点,晚上还要回筹建处开例会,他爱人是文安的老师,但他一个月都没回家,令我们很感动。再一个是电力拆改,京德高速全长约87公里,我们沿线10千伏到千伏的电力有处需要拆改,数量比较大,涉及的单位比较多,我们地方科小伙子陈攀峰,爱人是省三院的护士,尤其年疫情攻坚的时候,他爱人在藁城封闭,家里有两个孩子,但是他一直在工地,春节没有回去,3月份盯到最后一道电力拆完以后才回家和家人团圆,确实很辛苦,我想他们是我们筹建处整个建设大军的代表。正因为有这样的主力,我们年才能实现土地征拆、电力拆改、燃气拆改任务都完成,才能实现年主体建成的目标。作者:武子杰
编辑:赵晨阳
审核:代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