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位陆军军长代职海军后的独特感悟

当代海军   安卫平将军在潜艇视察

“走向大洋”的国际性军种

全球海洋面积是71%,濒海国家占90%,海洋的突出特点就是公用性,地球村的每个成员因海洋“联”在了一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军舰是“流动的国土”,海军有通用的旗语和信号规定,可以成建制走出国门、走向大洋、走向世界。舰船靠岸进行友好访问,船员可以穿着军装在他国领土上游览,外国民众也可以到军舰上参观,双方还能在军港上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相比其他军种而言,海军礼仪是最多的,“迎来送往”很讲究,从满旗上下舰向军旗敬礼到鸣笛礼炮,样样都有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就连接收地方大学生入伍,对形象气质、外语水平、身体素质要求也是非常苛刻的,颇有几分“选秀”的意思。此外,年以来中国海军已与外国海军进行了30多次联合军事演习和演练,就像去年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开赴菲律宾救援、东海舰队“盐城”号导弹护卫舰进入地中海执行叙利亚化学武器海运护航任务,都是海军进行国际交流的例证,也都充分体现了国际性特点。可以说,走出国门的中国海军就是一面面镜子,既是国家形象、军队形象、海军形象的直接“代言人”,也是传递和平、增进了解、缔造和谐的海上“外交官”。

“多维作战”的合成性军种

现代海军,既不同于古代汉晋时期的“舟师”,以舟为车、以辑为马,在内河之上短兵相接,也不同于20世纪前后的“水军”,以铁甲炮舰、鱼雷快艇,摆出堂堂之阵对垒激战。如今,海上的作战范围已从水面水下,拓展到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在国外,海军有“小三军”的称谓,源于海军由海、空、陆和战略火箭军共同组成,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人民海军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岸防部队和陆战部队5大兵种组成的综合性合成军种,能够完成包括海洋领土领空的防卫、水面和水下特种作战、战略核打击在内的多重任务。现代“超视距”海战,较量对抗立体全面,要求一艘战舰就是一个集成化的战斗堡垒,不仅要反舰、反潜、反导,还要抗电磁干扰、抗渗透破坏、抗空中打击。就拿海军陆战队来说,虽不直接依托舰船遂行作战任务,但也是具备陆地、海上、空中多种快反能力的部队,享有“陆地猛虎、海上蛟龙、空中雄鹰”美誉。

“无坚不摧”的威慑性军种

在人类军火库中,没有哪种武器能与核弹的震慑、打击和毁伤效果媲美。打造由洲际弹道导弹、远程战略轰炸机、战略导弹核潜艇构成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军事高地,也是牢牢掌握战略主动的制胜王牌。相比之下,导弹核潜艇因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续航能力能达到20万海里,可长期在大洋深处大纵深活动,突防能力强,生存概率高,容易达成最大的打击突然性,是最可靠、最有效的战略制衡手段。可以说,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就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浮动隐蔽的水下导弹发射平台。去年我国某核潜艇基地的事迹经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共和国水下核盾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世人深刻认识了核潜艇存在的巨大威慑作用。毫不夸张地讲,没有强大的海基核力量,就不能实现有效的战略核威慑。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对我们来讲,战略导弹核潜艇是最有效的核威慑与核反击力量。现在世界上只有五个国家能独立制造核动力潜艇。据有关媒体介绍,我国的导弹核潜艇,可携带战略核导弹,最多可同时攻击数十个不同目标,已初步具备了“载弹巡航、全时待战”的能力,有很强的威慑效果。这一点,在前些年台海危机时体现得非常明显,当年美国航母编队被“吓”得就停留在关岛附近海域,没再靠前一步,是核潜艇让战略的天平一次次倾向了我们。

“知识密集”的科技性军种

近年来,中国海军武器装备信息化、作战平台大型化、兵力组合集群化不断提高,仅去年就有10余艘新型军舰入列服役。以舰船为代表的海军装备不仅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更重要的是技术瓶颈多、科技含量高,涵盖了现代高科技各个领域的实用技术,集多种现代科技和制造工艺于一身。无论是水面舰艇、潜艇、飞机、导弹、舰炮、两栖战车等主战装备,还是通信、导航、侦察、雷达、声呐、电子对抗、海洋测绘、气象等保障装备,都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结晶。一艘军舰就有多个部门、数十种技术专业,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就涉及数百个学科,一艘航母就是一座科技城,辽宁号就有20层多个舱室。一位航母编队指挥官曾形象地说,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在航母每个舱室住一天,就已经十岁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需要以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为依托,加大财力物力人力投入,用科学技术为战斗力插上腾飞的翅膀;驾驭现代化海军装备,需要建立一支有知识、懂技术、善指挥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捍卫海疆”的主力性军种

海洋作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作为交通要道和资源宝库,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用。我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还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海权、海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民族的灾难史,很大程度上来自海洋。尽管列强依靠大炮巨舰长驱直入、掠地欺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海洋还是国家安全的重点。前年5月出版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鲜明指出:“当前,我国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我国有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领土,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昆仑河入海口总长1.8万千米,加上岛屿海岸线1.4万千米,总长度居世界第八位。我国与8个海上邻国存有争议的海域就有万平方千米,特别是南海海域被瓜分、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渔场被抢占的形势十分严峻,南沙有43个岛礁被四国五方侵占,有人对此作了个形象的比喻叫“群鼠戏大猫”。如此大的海洋面积、如此长的海岸线、如此多的海洋争端,安全由谁捍卫、主权谁来维护?海军当属急先锋。从实际情况看,以我海军的现有实力和发展速度,是完全有决心、有能力保卫“蓝色国土”的。

“环境恶劣”的艰苦性军种

对海军官兵来说,“苦”是他们工作生活的突出特点和生动写照。在风大浪高、波涛汹涌的海上,晕船是家常便饭,那种“一言不发、两眼昏花、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久卧不起”的滋味十分难受,此外还有很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水面舰艇部队基本都没有营房,水兵吃住就在舰上,人均空间不到两平米;舰船年度累计出海平均都在天以上,舰员长时间海上漂泊,不但极度疲劳,家里有事再急也回不去;舰艇机舱夏天温度高达40℃~50℃,官兵常年在噪声大的环境下工作,许多落下了平时说话频率高、声音大的“毛病”。潜艇上的情况就更糟糕一些,海军官兵常说“长年在潜艇工作起码要少活十年”,艇内纯净空气十分珍贵,机器设备一工作就要释放出一百多种废气,严禁吸烟、不吃大蒜是艇上不成文的规定。笔者曾随核潜艇下潜航行七天,浮出水面时心想终于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了,没想到扑面而来的空气弥漫着腥臭的味道。随同出海的一位领导说:“不是空气的问题,是你已适应了潜艇里面的一百多种废气环境。”海上条件艰苦,陆上的海军也是如此,观通站海拔一般都在五六百米以上,常年有雾、阴冷潮湿,官兵大都患有程度不同的风湿或关节炎。南沙守礁部队,生存和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空气一捏一把水、晒干一抓一把盐,前些年官兵住着第一代、第二代高脚屋,像淡水、蔬菜、粮秣补给都非常困难,尽管现在有了第三代礁堡,但寂寞仍然是对官兵思想和意志的极大考验。可以说,每一封远方来信,都是治疗寂寞的“灵丹妙药”;每次的舰船靠礁补给,无疑是官兵最为激动、最为兴奋的“情感时刻”。时至今日,守礁官兵那种翘首期盼的眼神、那种恋恋不舍挥手示意、那种面向大海高喊“战友再见”的感人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挑战极限”的风险性军种

毛主席有句名言,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海军这个职业,是驾驭海洋、征服海洋、建设海洋的工作,危险系数高,安全风险大,每一次出海远航都有危险,都是与“死神”的无声较量,都是在用生命践行使命。一个普通人,只有上舰出海才会知道什么是“同舟共济”,也只有随艇潜海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生死与共”。潜艇远航遂行任务,一般只收信、不发信,一发信就暴露了“潜伏”的位置,所以海军家属都知道“没有消息,是最好的消息”的道理。此外,海上台风不仅来得频而且来势猛,尤其是突发的“土台风”多,防台风是海军如同打仗一样的任务,稍有不慎就船毁人亡。有一年一艘拖船在码头沉没,正是“土台风”造成的。目前,尽管海军40%以上都是新装备,但也有不少老旧装备每天都在海上执行任务,来自舰船自身的安全威胁确实不小。一艘现代驱逐舰或护卫舰,就有10几个薄弱环节,那些地方不是管道交叠、就是空间狭小,基本上都是容易忽视的犄角旮旯,这要求机电部门值更人员两个小时必须检查一次,丝毫的懈怠和粗心就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为此舰船普遍建立了“生命力巡逻”制度,督促值更人员用精细守护航行的安全,用责任筑起生命的防线。不仅如此,相比空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执行任务多在海天之间,风险较大尤其是航母舰载机,在“动”的跑道上起飞降落技术复杂、风险重重,即便飞行员技术非常好也不能保证%成功,被世界公认为“刀尖上的舞蹈”“恐怖的12秒”。

以上的八个特点,每一点背后都有一幕幕惊心的场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座座不朽的丰碑,这些其他军种基本上都不具备,即便略占一二也没有如此突出。这就是我眼中的中国海军!敬礼!中国海军!敬礼!人民军队!

…………………………转发您随意,转载请注明……………………

赞赏

长按







































哪专治白癜风
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anzx.com/wajj/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