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演练,防患未然记文安幼儿园食品

为了预防师生食物中毒以及提高幼儿园应对食物中毒的紧急能力,及时、妥善地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处置有方、责任明确”的幼儿园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机制,保障师生生命与财产安全,建设和谐校园。我园于5月9日下午15:30进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5月9日下午15:30小二班5名学生进食午点时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面色苍白等症状,保育老师立即用报纸覆盖呕吐物,并看护患病幼儿。班级老师立即报告保健医生,副班老师带健康幼儿离开现场。

幼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面色苍白等症状

保育老师询问幼儿情况

班级老师立即报告保健医生

副班老师带健康幼儿离开现场

保健医生迅速到达班级对患病幼儿进行检查,初步判断疑似食物中毒,立即报告食品安全管理人麦园长、值班行政张老师。送幼儿到最近医疗机构(医院)进行救护,同时拨打“”医院进行处理并告知急诊科医护人员幼儿大概情况,准备救护用物。

保健医生患病幼儿进行检查

保健医生报告安全管理人麦园长、行政值班张老师

麦园长迅速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安全小组赶赴现场。主班老师立即通知家长,到就近的医院急诊科会合,并与保健医生一齐送幼儿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赶赴现场

医院

安全小组立即到达现场,按职责分工,进行急救工作。广播通知其他班级师生停止进餐,对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的可疑食品(点心、牛奶、水、零食、剩余食物等和呕吐物进行密封封存,放入厨房餐厅单独的冷藏柜待调查人员查验,封锁现场。并到达厨房检查采购环节、清洗切配、烹饪制作等过程,封存食品仓库、食品留样冰箱、炊事用具、厨房用水、食品包装袋等可能的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的所有物品,封锁厨房,禁止无关人员出入。在监管部门和疾控预防控制机构到达后,积极配合执法人员、调查人员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广播通知其他班级师生停止进餐

对可疑食品、剩余食物和呕吐物进行密封封存

封锁现场

对可疑食品、剩余食物和呕吐物放独立冷藏柜封存

对厨房、餐室进行封锁

麦园长、张老师根据现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处理、患病学生人数等迅速向上级部门(教育局、卫计局、食监局)进行初步报告,并现场拍照留底。

应急演练后,我们继续进一步的进行食物中毒的学习培训。并拓展肝炎病毒、梅毒与HIV的相关知识学习。

在这一次演练与培训活动,提高了全体教职工对食品安全事故预案的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与处理的水平,在以后的卫生保健工作中,幼儿园将迅速、及时、积极的开展各项处理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有效保障师生及幼儿园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教育稳定和幼儿园安定。

食物中毒小知识,

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一、什么是食物中毒?

指食用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品而导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含有毒素的动植物如毒蕈,河豚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

二、症状与体征

①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分钟到几小时,食入“有毒食物”后于短时间内几乎同时出现一批病人,来势凶猛,很快形成高峰,呈爆发流行;

②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

③发病与食入某种食物有关,病人在近期同一段时间内都食用过同一种“有毒食物”,发病范围与食物分布呈一致性,不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很快不再有新病例;

④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发病曲线呈骤升骤降的趋势,没有传染病流行时发病曲线的余波;

⑤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多发生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发生肉毒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等。

三、常见原因

(1)生熟交叉污染。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如容器、手、操作台等)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特别现在夏天制作凉拌的家长们要注意啦!

(2)食品贮存不当。如熟制高风险食品被长时间存放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在此温度下的存放时间应小于2小时),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温度下长时间贮存。

(3)食品未烧熟煮透。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饪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未达到70℃。

(4)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或是带菌者,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

(5)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

(6)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

(7)作为食品原料的食用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或生长环境中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食用前有毒农药或兽药残留剂量较多。

(8)食品中含有天然有毒物质,食品加工过程未去除。如豆浆未煮透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未彻底去除,四季豆加热时间不够使其中的皂素等未完全破坏,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性。

(9)食品在加工过程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如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

(10)食用有毒有害食品,如毒蕈、发芽马铃薯、河豚鱼。

四、预防措施

1、搞好食品卫生监督和食堂卫生,禁止食用病死禽畜肉或其他变质肉类。变质发臭的鸡蛋、发黄发霉的大米、醉虾、腌蟹等最好不吃。   

2.冷藏食品应保质、保鲜,动物食品食前应彻底加热煮透,隔餐剩莱食前也应充分加热。   

3、烹调时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特别现在天气炎热制作凉拌的家长们要注意啦!

4、腌腊罐头食品,食前应煮沸6~10分钟。   

5、禁止食用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   

6、炊事员有沙门菌感染或带菌者,应调离工作,待3次大便培养阴性后才可返回原工作岗位。

7、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烧煮生豆浆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8、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烹饪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9、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使用。

10、家用药箱应放置在幼儿难以接触的地方,或上锁保管。并教育幼儿勿乱服药物,避免引起意外。

五、如何自救?

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时立即拨打中心呼救。

在急救车来到之前,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如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注意:意识昏迷、强酸强碱盐中毒患者禁止催吐)

2、导泻:如果中毒已经超过两个小时,且患儿精神尚好,则服用一点儿泻药(番泻叶),促进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3、保留食物样本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医院进行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大良文安幼儿园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起点!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白癜风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anzx.com/wajj/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