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讲述平凡的世界当年是怎么火起来的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已经上演大结局,即使你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也应该对这部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巨著有所耳闻。小说从文革开始,一直写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作者路遥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无比生动鲜活的陕北,有多少人在读《平凡的世界》时曾为里面艰难的爱情、苦难的生活、不屈的奋斗和无奈的命运而唏嘘不已,也因此对将小说搬上荧幕充满期待。

不过,当这部之前被大家广泛看好的电视剧播出后,许多路遥的铁杆粉丝却表示,很!失!望!

网友我知道翻拍名著是个见仁见智的事儿,但你们能不能好歹统一一下口音,田福军对着说普通话的人说陕北话,又对着说陕北话的人说普通话,而村里的老头老太太普通话一个比一个标准是什么情况!这是一种将北京话、天津话、西安话、关中话、甘肃话通过转基因形成的语言,但唯独没有陕北话。网友网友我觉得一个真实的孙少平一定不会总对着同学说,“哦因为穷,我们都有着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导演是觉得一切演员表演不出来的感觉通过旁白说出来就OK了吗?网友网友听着无处不在的旁白,再看孙少平从饿晕突然跳到怒吃五个包子,我觉得自己在看《舌尖上的平凡世界》……外星人!我看到了外星人!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网友

额,关于外星人,小编要为导演说两句,原著小说第三部第三十六章中确实有描述外星人的部分,路遥也曾经提到,在为小说创作而进行的大量阅读中,读到过关于不明飞行物和外星人的材料。有研究认为,路遥借助外星人的表现方式,是想点明第三十六章第一句话“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将会在宇宙间永存”。

可是,在小说里看到这样的描写能引发人无尽的想象,但真正把这个“外星人”搬上荧幕……意境呢?!意境都去哪儿了?!

总的来说,抛开一些明显穿帮的镜头不提,总结起来,大家对电视剧的吐槽主要集中在方言和旁白方面,不过,该剧导演毛卫宁介绍,采用旁白的原因是为了观众能重温到当年听广播剧的感觉。

是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年3月27日至8月3日连续天播出了《平凡的世界》,引起巨大轰动和亿万听众的瞩目,它曾代表了一代人青春的记忆和前行的力量。小编特意邀请来《平凡的世界》小说连播节目的制作人、与路遥有着深厚友谊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编辑叶咏梅,来讲述她记忆中的路遥和那些关于小说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儿:

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儿之一:《平凡的世界》小说开播时,其实还没有写完……叶咏梅当年我们第一部录音用的是出版书,第二部录音用的是图书清样,第三部录音用的是路遥手稿。第一部在年3月27日开播,但第三部路遥当时还没有完成。当时我们和路遥约定,第三部必须在当年的6月1日前定稿。路遥5月25日完成书稿,当夜启程,截近路从山西过黄河赶到北京。6月1日准时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书稿送进演播室。

叶咏梅在编辑制作节目时使用的书

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儿之二:在广播里听自己的作品,成了路遥创作小说第三部的最大动力叶咏梅路遥曾经这样说过,“小说前两部在电台播出的时候,我还带病闷在暗无日光的斗室中日夜兼程赶写第三部。在那些无比艰难的日子里,每天欢欣的一瞬间就是在桌面那台破烂收音机上听半小时自己的作品。对我来说,等于每天为自己注射一支强心剂。每当我稍有委顿,或者简直无法忍受体力和精神折磨的时候,那台破收音机便严厉地提醒和警告我:千百万听众正在等待着你如何做下面的文章呢!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面对那台收音机庄严地唤起自己的责任感,继续往前行走。”

创作中的路遥

听配乐小说连播版的《平凡的世界》是怎样一种体验?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了小说原演播者李野墨在舞台上现场演绎《平凡的世界》选段,小编为您找来了珍贵的原版视频,戳视频↓↓↓

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儿之三:小说第一部出版后曾鲜有人问津,广播播出后供不应求叶咏梅当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问世时,曾经有一段静静地躺在书店的书架上,很少有人问津;可是一经电台连续播出后,真的是叩动了千百万听众的心,结果作品供不应求,又进行再版。电台也收到数以千计的听众来信,有学生、教师、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离休干部及待业青年等。一位学员来信告诉我们,他们系有3个队共人住在一幢四层楼房里,约有部收音机、录放机,在中午12点半都同时收听《平凡的世界》。路遥说过,他非常感谢先声夺人的广播,使他的劳动成果及时地走到了大众之中。

各种版本的《平凡的世界》

节目组收到的听众来信,数量达到当年之最

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儿之四:路遥为创作这部小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叶咏梅在《平凡的世界》问世之前,路遥其实已经因创作小说《人生》而蜚声全国文坛,但他并不满足,希望在自己四十岁之前完成这部百万字的作品。他花了三年的时间准备,阅读了大量书籍材料,下过矿井、上过工地,又花了三年时间,像做苦役一样写作,这也使他的身体严重透支,间接导致了他后来英年早逝。可以说,他为了《平凡的世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年为纪念路遥去世五周年而拍摄的纪录片《飞翔的史诗》中记录了路遥创作小说的故事,戳视频↓↓↓

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儿之五:习大大曾和路遥住过一个窑洞,都是“读书狂人”叶咏梅年到年间,作为北京知青,习大大来到陕北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路遥则是当地的回乡知青,他很喜欢结交见多识广的北京知青,他俩就在那时成了朋友。习大大说过,他和路遥曾经深入交流,谈文学、谈人生、谈理想、谈国家,话题非常广泛。据当时同为知青的谷溪回忆,俩人都热爱读书,习大大当时的随身背包里常常塞满了书和厚厚的笔记。

年,习近平(左二)与知青好友合影谷溪摄

《平凡的世界》小说问世至今已有将近30年,路遥告别人世也已23年,他生前最喜欢的音乐是下面这首俄罗斯民歌《草原》,他用质朴如“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言语展现了一个平凡家庭、一些平凡人几十年的平凡时光。即便是30年后的今天,你也许依然会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正如路遥在小说所说的,“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也同样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编辑:柴婧

中国之声

欢迎订阅“中国之声”: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anzx.com/wajj/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