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干部队伍,促进十二院乘风破浪、跨越发展,11月24日至27日,从北京到延安,十二院52位党员领导干部跨越了多公里的距离,克服重重困难,来到了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国家级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以“学习十九大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党日活动,在“看、学、听、思、观、唱”中接受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第四天
走进梁家河,踏访知青路——十二院学习十九大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圆满结束
11月27日,航天十二院5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来梁家河村,在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村落进行了为期半天的体验式教学。参观知青旧居、踏访知青足迹、听老书记讲述历史、体悟梁家河精神……新颖的教学方式、珍贵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学员倍感梁家河之行收获巨大、受益匪浅,也为此次十二院学习十九大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划上了圆满句号。
清晨,学员们乘车离开延安。从延安到梁家河70多公里的路程,当年知青们坐着大卡车,翻山越岭,走了多半天。而如今,宽敞平坦的高速公路直达延川县文安驿镇仅需一个多小时。刚刚踏入梁家河,学员们就在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入党介绍人、原村支书梁玉明家的院子里听梁书记讲述了习总书记的入党历程。
年,十五六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大队,开始了他艰苦却受益终生的插队岁月——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直到年秋天才离开这里,整整7年时间。与梁家河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深深地融入到这片土地当中。“我记得打坝时,习近平常常是赤脚片子,挥着老锄头挖土淤泥填坝梁。有时推着架子车,一个人一天跑八十多回,早出晚归,不怕苦不怕累。他还爱看书,总是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候吃饭也拿着书,实在不简单!”
据梁玉明老书记讲述,习总书记来梁家河过了“五大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几大关卡使总书记学到了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的精神。习总书记曾10次递交入党申请,但在当时的特殊时期,由于‘成分原因’,一次次被拒绝,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在梁家河入党,并在梁玉明老书记的举荐下,成为了村支部书记。听着梁老书记动情的讲述,学员们深受感动,身心经受了全面洗礼,党性得到极大提高。
随后,学员们参观了知青旧居和梁家河村史馆。这里的每座院落都留下了习近平和知青们当年的浓厚生活气息。在村史馆,学员们共同见证了梁家河村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由贫穷落后到文明富强的奋斗史实,充分感受到了“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梁家河精神。
阔别稍久,眷与时长。习近平曾于年、年、年、年4次给梁家河村回信,表达惦念之情,鼓励乡亲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下午,部分学员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及王家坪革命旧址。此次参观旨在使学员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延安的革命历史,体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延安精神。
短短四天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党日活动终于圆满结束,学员们心中学习和工作的热情之火熊熊燃烧。此次延安之行旨在使学员们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将此次学习的十九大精神、延安精神、梁家河精神带回北京,带回十二院,以更积极的工作态度、更饱满的精神风貌,为航天事业和十二院改革发展担当作为、奋勇前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