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秋峰一周诗选及随笔
◎分享
我陪父亲去森林公园。
在公园里,
父亲说公园是大家的,
谁来了就有谁一份。
是啊,我套用父亲这句话:
阳光是大家的,
谁站在阳光下阳光就有谁一份。
春天是大家的,
谁走进春天里春天就有谁一份。
甚至可以说:
人世是大家的,
我们活着人世就有我们一份。
.3.4
◎春
打扫门前柳树下的空地,再泼净水,准备用柳树栓马。
离开了很久的马会长嘶,它的四蹄还会不停地刨地。
遥看柳枝含绿,
春天如马忽至。
.2.28
◎止疼
父亲腰腿疼的时候
表姑让他念佛经
弟弟把表姑说的那句佛经抄在纸片上
后来我又把它抄在更大纸片上
大小纸片摆在父亲枕边
父亲睡醒了就举着纸片看
若干年以后
如果我身体某个部位疼痛
我要在我枕边放好多书
有大本也有小本
就像给父亲抄着佛经的大小纸片
我用它们止疼
那些伸手就可以拿到的书
应该有安徒生的
有普鲁斯特的
有博尔赫斯的
有鲁迅的
有史铁生的
.2.26
◎又是元宵节
不知不觉,天就要黑了,元宵节只剩一个尾巴。
过了元宵节,春节就真的要结束了,人们期盼了一年的红火节日在许多人的心里是从腊八节开始的,这样算来足有一个月之久。可是,一想到从明天开始,学生该收心踏实地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了,做生意的人们该准备行囊出发继续走南闯北了,上班的人们也许一直没休假可这回是要彻底俯下身子努力工作了,在田里一年到头劳作的人们也需调试好机器向大洼里进发了,人们都在想这节日怎么过得这样快,还没玩够、没在家待够、没歇够就过去了,远去了,成了回忆。
元宵节是年节的最后一个的高潮,我们这里早晨吃水饺,跟大年初一一样。元宵节吃的饺子不同于大年初一的地方是饺子的样式多了,有圆的,我们跟它叫合子,与获字口语读音相同,寓意来年收获多多;有元宝式的,也是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吧。元宵节包饺子时一般会在其中一个饺子里放一枚硬币,谁吃到预示着这一年里谁更有福气,这也是我们这里元宵节早晨的饺子与大年的饺子不同的地方。担心硬币会卡到孩子,有的人家对饺子馅里放硬币做了改良,取代硬币的有橘子瓣,或者花生豆,或者豆沙,也有放糖的,不过糖煮后会融化容易烫着人。半个正月天天吃好吃的,还不怎么做事,大人也好,孩子也好,饭量减少了不少,到了元宵节早晨吃饺子的时候,孩子们还是早早坐到饭桌前等着吃饺子,不是因为饿,而是盼着吃到那个不一般的饺子,听到说谁谁吃了那个有寓意的特殊饺子时,孩子先前还说吃一碗,这时即使吃了没几个也会放下筷子说饱了,实际是孩子原本就食欲不大,又没了盼头就再也吃不下了。
今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觉得少了一些年味,可减少了污染,大多人是支持的。说起过元宵节,还是让我想到烟花爆竹,往年从进腊月到元宵节天天有燃放的,三十早晨、除夕、大年初一、初五、十四早晨和元宵节早晨是一定要燃放的,燃放烟花爆竹是男孩子的一大乐事。小时候跟着大人赶年集,最想去的就是鞭炮市,它一般在一块开阔地,比如打谷场,宽敞还较远离怕烟火的其它市场。鞭炮市里,有的人用套着牲口的大车拉着在卖,也有的人是拉着小拉车在卖,还有的人是用自行车驮着在卖,大大小小的卖家都被许多人围着,买的和卖的大声地讨价还价,有的卖家袒露着上半身高举着几把鞭炮嘴里还不停地保证着自己的货真价实,想买的人们要求卖家现场燃放让大家看看鞭屑听听音儿。那时听大人们说鞭炮有领子,领子就是特制的,药量大,做的用心,燃放的时候个顶个响声大,又因为编的松紧得当每个鞭炮炸响间隔一样。我的心愿就是能买几挂鞭炮,鞭炮是那种比火柴杆粗不了多少的小鞭,炸不到人,燃放起来像炒豆,儿时时的鞭炮多用红纸包着,看着就喜庆,有的红包装纸上还盖着章,那是经过市场管理部门批准的。鞭炮买到家后先放到柜子上面或放杂物的托架等高处,等要燃放前再压在炕席下,炕被烧热会给鞭炮去潮,燃放起来又响又脆,受潮的鞭炮既不响,又多有熄焾。
正月十五之前几天到十五当天,有的地方有灯节,有的地方有各种花会,非常热闹喜庆,引的很多人去观看,给春节增添了更多节日气氛。近几年,除了观灯看花会,正月十五上庙的人多起来,起大早驱车几十里去的人不在少数。由我们小城向西七八十华里的鄚州,今属雄安新区,它多年前重建的鄚州庙,香火很胜,听说到了正月十五,上庙的人山人海,汽车停到了几里之外,去晚怕是再远都没地方停,香火旺的烧香时不能靠近香炉,否则炙烤的不行,大香炉里的香灰多的盛不下。在我们小城东北七十华里左右的胜芳镇,几年前建成的大悲寺规模也不小,吸引着远近的善男信女们,前去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春节期间天天有大餐,幸福的日子在这些天体现的最充分,吃得好,玩得好,男女老少喜气洋洋,开开心心,每个人都笑得合不拢嘴。说到大餐,不能不提春晚和元宵节晚会,它们也是大家不可或缺的大餐,丰盛的精神大餐。春晚陪伴着大家守岁自不必说,人们每年早在几个月前就猜想着等待着,它与年夜饭一样成为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盛宴。在精彩的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晚会上,歌是菜,舞是菜,小品是菜,杂技是菜,魔术是菜,戏曲是菜,一道道菜色香味俱佳,品尝着它们的时候,人们是幸福的、满足的,元宵节晚会让良宵更加令人难忘,一样年年让人们期待。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吃元宵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叔叔在华北石油上班,他从任丘油田回老家过节带回了一兜元宵,那年的正月十四中午,奶奶把煮熟的元宵盛在很多个碗里,一碗一碗送给邻里,让大家也尝尝,那时,在我们乡下元宵还是稀罕物。现在,不论城里还是农村,元宵节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有需求就有供应,如今生产元宵厂家多,它们比着为人们提供元宵。元宵的陷有多种,芝麻的,花生的,豆沙的,什锦的等等。元宵有个大的,大的似乒乓球;还有个小的,小如眼珠。生活富裕了,吃的自然丰富了。
过年吃的、穿的,现在跟平日里没有什么区别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似过年,好日子过得快,好日子就更应该珍惜。明天就真的要跟这个春节告别了,年过了节过了,让我们再出发,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向着下一个春节、下一个元宵节,好日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3.2
◎窗外
窗外,是一排瓦房的屋脊。
越过一线的砖红的屋脊,是不远处的楼房,那片楼房不高,目光却不能越过了,楼房挡住了视线。向上,天空湛蓝,天空中什么都没有。
盯着那片楼房,想象着楼房的外面是什么?还是楼房?近些年来,城镇建设飞速发展,楼房如雨后春笋,只几个月不见,再走过某地,很可能就会冒出一栋、几栋甚至十几栋高楼大厦。眼前的楼房外面如果不是楼房,会是什么呢,一大块空地?如果不是学校,不是学校的操场,哪里还有超过球场大的一块地啊!一座公园?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公园被挤到街角或者城外了,在城内,想留下一块地建公园实在是太难了。城市如同一个人,一个人首先要吃饱穿暖,其次是有地方住,接下来该考虑出行的问题,然后才会去想休闲、娱乐什么的,城市花力气最多在解决住行,然后是美化。要不再是楼房,也不是空地,不是公园,到底会是什么呢?想来想去,最有可能是一片低矮的平房,它们逼仄地在一起,多数老旧了,风雨给了它们无法抹去的沧桑,仿佛一群老人蹲在那里晒太阳。在众多老人中,也有几个青年,就是几处新建的,或者建了不久的平房,如鹤立鸡群,有着刺眼的新和突兀的高大,看到它们,你马上会联想到土豪,脖子上挂着粗大金链子,手腕上戴着金表,或手掌里盘着文玩。从平房区路过的人,都为此处的道路口出过脏字,特别是雨后,积水过膝,一片泽国,水进了许多人家的屋子,半夜飘起过屋子主人的鞋子,青蛙还成了不速之客。平房改造是新词,其实也算不新,在小城,说是热词倒不为过,人们见面不再说吃了吗,而是说你家房子什么时候改造,有多少家地产公司找到了你,一平米地换少平米楼房等。
住在山里的人说山的外面还是山,走出去是艰巨的,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很多人因为畏惧而退缩,以致终生被困在山做的牢笼里,外面的一切成了梦,永远的梦。拦着人们的何止是山啊,窗外的楼房跟山有什么区别?它们让我们看不到远方,让我们对看不到的地方只能去猜测。
身体受限,心灵自由才更珍贵。“栓地住人,栓不住心”,山与楼房,困住了我们目光,使我们不得看到更远的地方,让我们坐井观天,将我们与外界隔断。但只要我们有一颗自由之心,什么又能拦得住我们想象的翅膀呢!心到哪里,我们就会到哪里,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一个人的心驰神往的。
窗外,那排瓦房的屋脊,无论如何也限制不了我心对于远方之向往。
.3.1
◎未来与理想
——写给即将行成人礼的女儿井蕾
日夜穿梭,四季更替,时光如白驹过隙。三年幼儿园、六年小学、三年初中,早成过去,如今高中三年也即将结束,你由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从咿呀学语到两次以优异成绩考入自己理想的初中和高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成长路上,你不怕跌倒,你健康长大;在求知路上,你洒下了汗水,你收获知识。
你每走过的重要一步,我都看在眼里,有时替你捏把汗,有时又为你高兴。你自十二岁开始独自一人远赴外地求学,我有不舍,有牵挂,有想念,也有骄傲。暑天担心你热,寒时惦记你冷;白天不能给你送上热水,夜里无法为你盖好被子。多少春秋,你自己度过;多少困难,你独自面对。“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每当你高高兴兴站在我面前时,我为看到你又长高了而喜悦,我为看到你身心健康而欣慰,我为看到你进步而暗生自豪。
因为你,我们家庭增添了许多欢喜;因为你,我们家庭对未来有了更多期望;因为你,我享受了更多天伦之乐;因为你,我被许多人羡慕。你是我们家的幸福天使,你是我们家的快乐小仙女,为此,我感谢上苍,让我们今生成为亲人,让我和你成为父女。
在你即将参加成人礼之际,我作为家长也是朋友,首先对你表示祝贺,祝贺你长大成人,祝贺你迈入人生新阶段!今年是你非常重要的一年,它是标杆,是里程碑,是新的起跑线,是开启新篇章。
我想对你提几点希望,有的早就对你讲过,现在是老生常谈,就是没对你讲过的,你也许早在我撰写的文章或者博客里看到过,其实也算是旧话重提,不过,在你这么重要的日子,我还是想对你说一说,它们是我对你的希望,也是我对你的提醒。是一个早出发者对晚出发者的希望,是一个大朋友对一个小朋友的希望,不,确切地说是一个壮年朋友对一个青年朋友的希望。希望你有一颗自由、喜悦与充满爱的心,希望你能感染并点燃他人,希望你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作为学生的你,凡是正能量的你都要吸收,凡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你都要去做,让自己永葆快乐阳光。周恩来在中学时期就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也应永远心系国家,牢固树立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的崇高理想!
在这里,我也对你提一些要求。“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论在哪,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心存一把尺子,这尺子是纪律,是制度,是自由的界限。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为,首先心中有数,然后身体力行,既要展翅高飞,又要“游必有方”;既要心无旁骛,又要有所敬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既要放眼未来,又要立足当下,未来是青年人的未来,更是有准备青年的未来,为未来积累知识,储备能量,将来才能厚积薄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要一室与天下一起扫,做一个既脚踏实地,又胸怀大志的青年!富兰克林说: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是对社会的义务。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都将是泡影,作为青年的你,要学会并时刻增强自己体魄,从保护眼睛、保护胃做起,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始终身心健康的青年!
有的人生壮怀激烈,有的人生普普通通;有的人生如巨轮乘风破浪,有的人生似扁舟慢慢悠悠,作为父亲,你选择怎样的人生我都支持你。其实我是矛盾的,希望你人生如彩虹,又舍不得你经历风雨;希望你大有作为,又舍不得你太过辛苦。高考在即,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持之以恒,也要活学巧学,事半而功倍,常言道付出就会有收获,预祝你高考取得佳绩,顺利考入你理想的大学。孩子,你就要行成人礼了,我相信你在未来的日子能够建构属于你的世界,成就属于你的人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最后,我祝你成人礼快乐!
年2月22日
◎用镜头留住乡愁
——序陈有柱影集《我的文安洼》
费孝通先生曾说过,中国是乡土的。在乡土中国,家就是生活过的老房子,就是父母。以前的游子是指远离家乡的人,而今,社会变化巨大且迅速,与过去慢生活节奏大相径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产生过刻舟求剑的错觉,今日之我非是生活在昨日之我的场域,我们似乎没有离开家,可原来家的环境变了,家也在变,这难道不是离开?既然是离开就会有与游子相类似的情感波动,继而演变成乡愁。无论离家的游子,还是不离家的游子,都会因对曾经的乡园故土不舍而惆怅,每个人心里皆隐藏着缕缕乡愁,它们如冬眠于地下的春草,只等和风一吹,便一一醒来,转眼便绿的没边没际。陈有柱的摄影集《我的文安洼》将用它特有方式引起人们对故乡的情感共鸣,对于我们这些患了乡愁症候的病人,它是药。
有柱是我的同学,更是挚友。他在警校学习期间接触相机,到后来痴迷于摄影,且在摄影之路上不断前行,先后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在线影展、腾讯网摄影师作品展及年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并多次获得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优秀摄影奖等,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年出版摄影集《乡村武把式》。
有柱把他即将出的摄影集电子版发给我,几个版本的小样给我送过来,并多次说到他此次出版摄影集的想法,从计划、选作品,到多次调整内容,历时时间较长。看得出来,他这次不同以往,一方面是要做到尽善尽美,一方面是在回望自己摄影之路上的印痕并对其过往进行细致梳理吧。他甄选近些年来自己比较满意的乡情作品,分成乡村符码、老房子、童年记忆、乡村葬礼咏叹、怀念父亲、乡村风景和村落鸟瞰等几部分,每部分都配上文字,说明作品拍摄时的想法、如何选题、构图、技巧等,或记叙与作品相关的故事,或阐述作品蕴含奥义,或介绍作品中物件的特点与用途等。
要了解一个地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到那个地方去,“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百闻不如一见”。如果不方便去,搜集那个地方的信息也是一个办法,搜集它的文字信息或者图片信息。在图片中,我以为首选那个地方的摄影作品,好的摄影作品传播迅速且广泛,容易被找到,这算是个捷径吧。生活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文安不缺少美,文安也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摄影家来说,他们手上的镜头就是他们的眼睛。文安因为有陈有柱这样的摄影家而愈加可爱并焕发更多精彩,他用镜头呈现了文安过去与当下,留住了我的乡愁,留住了文安人的乡愁。
文安洼地处海河流域的下游,就是人们常说的“九河下梢”,为河北省著名的八大洼淀之一。历来以土质肥沃、资源丰富而闻名遐迩。按《辞海》注释:文安洼在河北省文安、大城及天津市静海县间,子牙河和大清河下游的三角地带。洼内地势呈碟形,低洼封闭,最低处为洼中心的马武营村附近,按大沽高程仅为海拔3.6米。文安洼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其中文安约占平方公里。有柱眼里的文安洼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文安洼,而是他心中的文安洼,是整个文安县域,称呼文安洼是以点带面在称呼文安县,是对文安洼的偏爱使然。方圆百里的文安,到处都有有柱的足迹,我陪他去过县域南边的安祖店,北边的西码头,西边的兴隆宫北面千里堤,他自己到过的地方更远。提起出文安县城东行二十五华里的马武营,有俗语说“马武营,生的苦,东西赶集二十五”,自马武营再行二十多华里方到德归,马武营周围田多人稀,文安城向东广袤的土地才是实际上的文安洼所在地。而恰恰在真正文安洼,乃至整个文安东部,我陪有柱拍摄了什么,仔细想想,好像没有,是我的遗憾。有柱的摄影作品是风筝,他的足迹是风筝线。
要认识一个作者,就读他的代表作或者经典之作;要熟悉一个作者,就读他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要研究一个作者,除了读他的作品以外,还要了解作者本人。这本摄影集中的每幅作品无疑皆是有柱非常重要的作品,且多数是他的代表作和经典之作,它们多次出现在他的不同摄影展中,也得到过许多行家和普通读者的好评。我反复欣赏他摄影集里的作品,每幅都令我爱不释手,它们或选材独特,或立意新颖,或构图巧妙,或用光大胆,或摄技精湛,或率真有趣。老房子和童年记忆两组照片勾起我久远的回忆,似乎门槛里面是我的童年,童年的我在老房子里做游戏;怀念父亲那组照片让我的眼睛几度湿润,亲人远去,可一些瞬间却深印我们脑海,仿佛他们的声音还在,他们的笑容还在,他们的温度还在。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有柱更为可贵的一点是内心澄澈,他单纯、善良、真实。他为事,一是一,二是二;他为人,直来直去,率性真诚。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作者的写照,有柱的摄影作品与他本人一样,它们有着有柱的脾气秉性,有着有柱精神气质,读他的作品如读他的人。他拍摄的荷花是荷花,更是他自己;他拍摄的孩子是那个孩子,更是他自己。他的性情契合了成为大师的条件。
有一个爱好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把这个爱好当做事业干。有柱对摄影的执着与专注令人钦佩,他视摄影如同生命,几十年来,他从未中断对摄影艺术的探索,除了一年四季到处拍摄作品外,他还广泛涉猎与摄影相关知识,实践中注重理论指引,自觉提升美学修养。他家中和单位的书橱里皆摆放着大量摄影理论、美学常识和著名摄影家的摄影作品等书籍,他常研读的有《摄影教程》《美学七问》。“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没有学识、修养,是不会成为大师的。有柱的摄影天赋加之勤奋学习,也契合了成为大师的条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部好摄影作品,除了人的因素,也与相机不无关系。有柱爱惜他曾拥有过的每一部相机,说起它们如数家珍。年,有柱拥有了人生第一部相机,这部相机型号是海鸥4B。以后,他用过海鸥DF相机、海鸥D相机、佳能EOS50E相机等,这些都是胶卷相机,它们一路陪伴着有柱,从初学者到摄影迷,再到摄影家。他的摄影作品由稚嫩到成熟,由遇到什么拍什么到自觉拍什么。他的作品逐渐进入大家视野,被许多人喜爱,影响开始广泛。作为一名摄影家,对摄影器材的辩识与选择也是一种修炼,常有摄影朋友求他推荐相机,请教相机的使用。进入数码时代后,有柱的第一台数码相机是年买的富士小数码,之后买过佳能D、佳能5D、佳能1D2,现在用的是佳能1DX。期间还用过苏联产的基辅60相机,它是一部胶卷相机,使用胶卷,打冬网那组照片就是用基辅60拍摄的。
航拍带给人全新感受,大视野,大场面,令读者震撼,是一般相机拍摄所无法比拟的,经过反复比对,犹豫再三,有柱最终咬牙购进一架大疆悟PRO型号无人机。他按照说明书废寝忘食地练习,没多久便能得心应手地操控无人机了。有了无人机,他对文安大多乡村进行了航拍,航拍照片被有些部门或组织一再使用。无人机无疑拓展了有柱的拍摄空间,也激发了他创作摄影作品的更多想法,他视这架无人机如宝贝。有一次,由于操作失误,有柱心爱的无人机触到了高压线并被悬挂其上,距地十几米,高压线不同树枝,他眼睁睁看着无人机摸不着够不到,只有望机兴叹。靠自己实在没办法取回无人机,他只好驱车跑了数十里找到当地电业部门,多方求助才把他的无人机解救下来,幸好无人机无大碍,受伤的尾翼重新更换后,便又可起飞拍照了。
有柱不但自己醉心摄影,他还带动许多人走上摄影之路,他组建随心摄影俱乐部,多次举办摄影讲座,召集摄影爱好者采风,主编并推送影像随心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白殿疯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