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蓟(今北京城西南)。文安地属幽州燕国。战国时代,韩、赵、魏分晋自立为诸侯国后,文安地属赵国。
秦并六国统一华夏,把全国分成36郡,文安地属巨鹿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
西汉高祖五年(前)置文安县,当时的县治在今大柳河东侧(遗迹已堙没)。属渤海郡(在浮阳,今河北沧县东南)。明代郭子章所撰《郡县释名》载:(文安县)“以文安潭名,潭在县北一十五里。”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大业七年()炀帝征高丽经此,以其地处三河合流之处,诏令割文安、平舒二县置丰利县。县治设在今文安县城,属河间郡(今文安县城战国时已形成村落,名为“太阳”)。
唐贞观元年(),以丰利、文安两县相近,遂省丰利入文安,县治由柳河东侧迁至原丰利县城。此即文安县城之始。从唐朝初期至中华民国时期,虽朝代更替,州、郡有别,文安县治驻地始终未变。
民国元年(),文安县属直隶省顺天府。民国三年,撤消顺天府,置津海道,文安县属直隶省津海道(治所在今天津市)。民国十七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文安县属河北省津海道。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5月文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走在大街上,你是否低头注意过路边的雨水篦子?不要小瞧它,虽然平日里雨水篦子总是静静地“躺着”,但是到了汛期,雨水箅子就会快速“喝掉”道路上的积水,保证道路畅通。然而,作为预防城市内涝排水口的雨篦子,却被不少小吃部当成了“排污口”,不管是残羹剩饭的泔水油,还是清洗店面后的残渣和污水,统统往里面随手一倒,造成油污堵塞,排水不畅,严重影响市容环境。
针对餐饮店乱倒污水行为,县城管执法队人员本着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对经营餐饮的门店开展上门走访,向商户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重点时段巡查监管力度,对巡查发现的乱倒污水行为,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针对情节比较严重的,根据《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依法向涉事店家进行处罚。
解决雨水篦子油污,仅靠环卫工人清理是不够的,还需广大市民及各餐饮单位从自身做起,从源头上控制,不要将餐厨垃圾、污水乱排乱放,共同维护城市靓丽整洁的环境。
来源:文安城管
温馨提示:
如发现向雨篦子倾倒废水、废渣、油污的行为,可以拍摄相关照片、视频通过“文安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