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刘氏中代世系探讨刘墉谱刘氏文化

客家刘氏作为刘氏的中山刘氏一大支派,因裔孙繁衍之速,遍布海内外各地,故成为近年较有影响力的派别。

客家刘氏为西汉孝景皇帝启公之第八子中山靖王胜公为开派之祖,传后十六世为蜀汉昭烈帝备公(刘氏94世祖),延汉之祚,创建三国之蜀汉,传二世共42年。备公之次子永公(95世祖)于咸熙元年甲申岁(公元年)东迁洛阳,后又徙河南,再迁婺州府金华。唐朝末年僖宗乾符年间(公元年至年),时值黄巢作乱,中原政局动荡,因而刘氏第世祖(清代刘墉谱)祥公携长子天锡公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乡铜鼓村,择地立业也。然宁化石壁为讲“客家话”通用的地区,祥公子孙迁于此后,只有入乡随俗,子孙逐渐都是以“客家话”为母语,故我派称为“客家刘氏”,以刘氏第世祖祥公为客家刘氏肇基一世祖也。

祥公之父为贿公,共生三子,长子祺公迁广东潮州立业,创立“东津桃坑刘氏”派系;次子祥公奔福建,为我客家刘氏近代肇基祖也,详述于下;第三子迁徙情况未详,有待续补。

在此先说说刘氏世系的划分:开姓始祖源明公至第75世祖邦公的为“远古世系”,邦公至第世祖祥公的为“古代世系”,祥公至开七公就为“中代世系”了,客家刘氏之近代大显祖开七公在客家刘氏后裔中已经家喻户晓,故客家刘氏开七公派的裔孙多以开七公为近代肇基祖,并且在从开七公起以后的世系都是比较准确的,没有杜撰的成份,世人常用之,故开七公之后续世系为“近代世系”也。

现在存在着数种中代世系说法,第一种是兴宁老谱说的,其源明公至开七公为世,祥公至开七公为15世也;第二种是刘墉谱说的,其源明公至开七公为世,祥公至开七公为20世。两种世系,在中代世系就相差了5代,故有必要考证统一之。以下为本人依据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刘墉修撰的《刘氏族谱》整理的中代世系---祥公至开七公。

一世祖(世)祥公,字祖云,号子先(图南),妣张氏,生四子:天锡、天瑞(字越,号英伯,妣陈氏)、天明(字赵,号均伯,妣何氏)、天成(字通,号平伯,妣黄氏)。祥公生于唐朝末年,居于中原也,在僖宗(公元-年)之时,值黄巢作乱,中原政局动荡,生活艰苦,于是祥公携子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乡铜鼓村,繁子衍孙,得以传宗接代,开创我客家刘氏派系。祖妣葬于福建宁化县石壁洞村葛藤凹---八仙下棋形,坐西向东。

二世祖天锡公,字[翟+辶],号隆伯,妣李氏。生一子:沐。此祖系祥公之长子也,唐朝懿宗(公元-年)咸通年间登翰林学士前,文宗大和二年(戊申)中举,七年(癸丑)登进士第,历任钦点翰林院学士,授兵部尚书,又出任观察使。谢职后,值黄巢战乱,随父隐居福建宁化县石壁村,享寿98岁,世号百岁翁。祖妣合葬于福建宁化黄竹沥---凤形,坐东向西。

三世祖沐公,字允澄,妣陈氏,生四子:龙图(妣黄氏)、凤图(妣陈氏)、河图(妣李氏)、书图(妣江氏)。此祖系祥公之孙,荣公五十七世孙也,随祖父而避居宁化石壁。公博学多闻,有状元之才,但时世多变,无从应试,法行高超,时人尊为长者,当时,苏子由(苏东坡之弟)贬职高安(江西),敬沐公之行谊,因与友善;又苏子瞻(苏东坡)亦贬黄州(湖北),时来访拜沐长者,与墨竹四幅留曰:“二苏造庐”,时人引以为荣!此为儒林名贤之逸事。於后晋天福二年丁酉岁(公元年),沐公不辞劳苦,首次编纂修立客家刘氏的第一部《刘氏族谱》,而承先启后。故至今仍知历代上祖之来历,皆此沐公之功也。祖妣合葬宁化县祖山角弓坑---羊形,坐东向西。

四世祖龙图公,字道礼,妣黄氏,三子:任、琪(或錡,妣胡氏,迁江西南昌,后又有再迁居湖南者,年湖南后裔曾经致电笔者,可惜未取得详细世系)、修(妣苏氏)。此祖系沐公之长子也,至五代之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壬子岁(公元年),拜谒孔子后,次年癸丑岁复置科举,祖登翰林院学士﹝状元),官授福建泉州府儒学正堂。祖妣合葬于宁化县良洞村---莲叶盖龟形。

五世祖任公,字尧智,妣程氏,生二子:若还(妣罗氏)、若连(妣罗氏)。公在宋朝开宝年间(公元至年)官授河南巡抚,祖妣合葬宁化县龙村---犀牛望月形,坐西向东。

六世祖若还公,字贵钟,妣罗氏,生三子:参赞(妣伊氏)、参文(妣蔡氏)、参常。此祖系任公之长子,年高有德,寿99岁而终,亦号百岁翁。祖妣合葬于宁化龙岗山下,坐北向南。

七世祖参常公,字从之,妣谢氏,生四子:德洪、德量、德广、德权(第三、四子派下分迁湖北华邑等处立业)。此祖系若还公之第三子,公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癸未岁(公元年)赐进士出身,官授河南怀庆府尹。首建客家刘氏的第一座家庙---汀州刘氏家庙(亦称刘氏宗祠),以祭祀入闽始祖祥公和远祖三国鲁王永公等等。祖妣合葬于宁化县七星江下---牛形。

八世祖德洪公,字伯喜,妣张氏,生三子:昌桂、显荣、月清。此祖系参常公之长子,在宋真宗时官授大司马,寿98岁而终。祖妣合葬于宁化县丰头---冲天凤形。

九世祖月清公,字照龙,妣华氏、吴氏,生二子:柏、梅。此祖系德洪公第三子,官授顺天府(今北京)参政,廉洁不朽。当宋神宗之时(公元-年),朝野隆平,自上而下,多封赠祖宗,建立祠宇,以是元丰二年己未岁(公元年)增修族谱,以继沐公之遗徽。祖妣合葬于祖山贤坑---金星落穴,坐东向西。

十世祖梅公,妣王氏、钟氏,生四子:富山、富寿、富图、富荣。此祖系月清公第二子,勤俭自持,善理家务。祖妣合葬宁化县九龙坑---牛眠形,坐南向北。

十一世祖富山公,妣蒋氏、徐氏。生三子:国泰(妣江氏)、福高、春田(妣李氏)。此祖系梅公之长子,继承父业,节俭为荣,故家业昌盛,富有百万,当时号为刘百万。公是宋哲宗(公元-年)时人。祖妣合葬于宁化县湖坑,坐东向西。

十二世祖福高公,讳[韋+合],字仲偃,号居崇,谥忠显,妣张氏,生三子:子羽、子翬、子翼。此祖系富山公第二子,祥公十二世孙也。公在宋高宗建炎元年丁未岁(公元1年)进士出身,官任四川重庆府太守。其后,官授延康殿学士,后在金兵营中尽节。宋高宗建炎间(公元1-年),初赠资政殿大学士,后谥曰“忠显”。祖妣合葬宁化县黄茶埔---美女照镜形。生三子:长子,名子羽,字彦修,号文祐,妣章氏。官授谏议大夫,卒赠少传,谥忠定。生子名珙,字共,父正直有才,登进士,授翰林学士,官授监察御史,转吏部尚书员外郎,官终观文殿学士,卒赠光禄大夫,谥忠肃,并先代祖伯名翱,谥忠简,其孙名纯,谥忠烈,号为五忠。次子,名子翬(hui,音辉),字彦中,号文平,传下;三子,名子翼,字彦礼,号文安,妣黄氏。

十三世祖子翬公,字彦中,号屏山,又号文平,妣窦氏。生五子:暄、瓒、宗、桂、璅(suo,同琐)。此祖系福高公第二子,宋高宗时(公元1-年)进士出身,公是福建崇安县人,为人正直,克尽孝道,因父福高公死于国难,辞去兴化县判官职,守庐墓三年,隐居武夷山,传颂为孝子,家居屏山,以此为名,有园林水石之胜,世号屏山理学先生,讲学不倦,从学者众。崇安县有朱松,卒称公学有渊源,嘱其子朱熹而受业于公。宋高宗廿九年(公元年)朱熹从学,问入道次第,答曰:吾於《易》得入道之门。有诗颂曰:“屏山列祖宗儒行,节义廉明载鉴章;竭事父母全尽孝,令名传世永生香。”祖妣合葬崇安县武夷山---七星伴月形。

十四世祖瓒公,讳玶,字平父,妣廖氏,生二子:长子名源远,传下,复归宁化县居住。次子名源深,妣黄氏,分迁湖南。祖在系子翬(音辉)公第二子,宋孝宗隆兴年间(公元-年)仕为从仕郎,朝野钦仰,自号七省翁,与朱熹诸名贤著有诗十卷。公告老还乡,祖妣合葬于武夷山下---黄龙过江形。

十五世祖源远公,妣郭氏,生四子:长子名谏,妣吴氏。次子名诏,传下。三子名谟(汉),妣杨氏。四子名典,妣雷氏。此祖系瓒公之长子,由崇安县武夷山复回迁宁化县居住。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年)官授兵部侍郎,后致仕荣归故里---闽汀宁化石壁村。祖妣合葬宁化县---狮形。

十六世祖昭公,名瀹(Yuè,音粤),号昭伯,谥文简,妣张氏,生三子:宗臣、宗相、宗卿。此祖系源远公之第二子,祥公十六世孙也,登进士第,宋宁宗初(公元年)官授翰林司业,时伪学之禁方严,诏公上疏请刊朱熹《四书》於大学,帝从之,历官工部尚书,卒赠光禄大夫,赐谥文简,有诗云:汉高精英竟未穷,钟生昭继文宗,常修书史行於世,永颂墨林文简公”。公家业富盛,赈济贫民,上承七十三世仁号公之积善布施,下启壹百四十二世后之子孙蕃昌,诚足征祖宗积功累仁之厚也。祖妣合葬宁化县---仙人骑鹤形。

十七世祖宗臣公,字世茂,号石波,又名春田,妣吴氏、郑氏,生八子:贵盛、贵和、贵美、贵顺、贵安、贵乐、贵昌、贵隆。此祖系诏公之长子,宋宁宗间(公元-年)官授虔州(今赣州)通判,敕赐金星紫光禄大夫。于宋高宗绍兴廿九年己卯(公元年)建生,宋理宗嘉熙四年庚子(公元年)卒,寿八十二岁而终。祖妣合葬江西省宁都县北门外福村水护塘仙人面咽喉穴---五虎擒羊形。生八子:(三县令,五府道,虽有谥号之不一,但将其原名列之)子孙昌盛,分居各省,难以悉记。长子名贵盛,妣赵氏,官授浙江金华府尹,传下;次子名贵和,妣王氏,官授山东安邑令;三子名贵美,妣李氏,官授湖广长沙府尹;四子名贵顺,妣张氏,官授云南督粮道;五子名贵安,妣孙氏,官授江西瑞金县令;六子名贵乐,妣黄氏,官授曲江县令;七子名贵昌,妣熊氏,官授顺天府尹;八子名贵隆,妣龙氏,官授江南督粮道。

十八世祖贵盛公,字仁湖,妣赵氏,生四子:龙、虎、凤、凰。此祖系宗臣公之长子,宋理宗时(公元-1年),官授浙江金华府尹。祖妣合葬于宁化县---兔子望月形。生四子:长子,名龙,妣谢氏、李氏,传下;次子,名虎,妣陈氏,官授广西总统,复升江南抚院。生二子(俱在江南等处立业):长子名开荣,妣郭氏;次子名开亮,妣邱氏。   三子,名凤,妣朱氏、赖氏,官授浙江总统。生三子(俱在浙江等处立业):长子名开福,妣包氏;次子名开禄,妣冯氏;三子名开寿,妣夏氏。   四子,名凰,妣曾氏,官授江西按察司。生四子,其名未详,俱在江西立业,又分漳州等处立业。

十九世祖龙公,字景庆,号远(选)浩,妣谢氏、李氏、陈氏,生九子。此祖系贵盛公之长子,生于宋宝佑三年乙卯岁(公元年),卒于元泰定五年戊辰岁(公元年),享寿73岁。官授湖广布政使,复升河南巡抚使,公仕后荣归宁化。祖妣合葬宁化县---金钗形。生九子:(分居各省,不能悉记,仅列其次第之原名也)长子:开一公妣廖氏。      次子:开二公妣郑氏。三子:开三公妣唐氏。      四子:开四公妣宋氏。五子:开五公妣宋氏。      六子:开六公妣骆氏。七子:开七公妣龚氏、继黄氏,传下。八子:开八公妣张氏,分居江西瑞金县。九子:开九公妣马氏、继金氏。 注:为方便记忆,特记录中代祖之字辈名字如下:

祥天沐图任,若参德月梅,富福子瓒源昭,宗贵龙开广。

二十世祖(开七公派肇基一世祖)开七公,字必高,号仁创,又号三郞,妣龚氏、黄氏,生子:广传。祖系此祖系龙公第七子,祥公二十世孙也。公生于宋末,原自福建宁化石壁洞迁居宁化县城内,宋末官授潮州都统制(总镇),率兵往兴宁岗背平黄彦章之乱,而殁于行营,葬于岗背黄蜂嶂高车头---行山象形鼻穴,巽山乾向。公裔孙蕃衍,分布五湖四海。清康熙39年庚辰岁(公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子时重修墓地一次,并在岗背榕树下村(距祖坟五里许地方)将本宗私屋由两广、、闽、赣四省宗亲联合捐资改建为刘氏总祠一座(寅山申向,为金蟹游江形),定期每年农历正月十九夜祭祠,二十日扫墓,永为定祀。迄今已近三百年,世事沧桑,人为浩劫,年久失修,毁损不堪。公元年癸亥岁爰由钦文(玉强)、基展等宗亲发起各地宗裔捐资,及泰国刘氏宗亲总会鼎力捐资修建,于二月十三日寅时重修祖墓,后修祖祠。祖祠、祖墓,灵气重光,千秋祀典,长发其祥。妣黄氏、龚氏与公合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anzx.com/waxw/11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