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家乡味儿靳家熏鱼苏桥归来不食鱼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苏桥镇古称八姓庄,物产富饶,北靠大清河,南邻赵王新渠,位于九河下梢之地,得益于自然的恩惠与灌溉,苏桥镇自古以来就是“商贸重镇,鱼米之乡”的富饶之地。勤劳的人们将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理解,通过丰富的特色食品加工制作带入生活,不断创造出品种繁多的美食。

熏鱼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几乎镇上的每个家庭都会做,每一家的配方不同,味道也不同。靳家熏鱼味美、色正、爽口、筋道,有“苏桥归来不食鱼”的美誉,而靳氏也将这种美食传承下来。

缘起无人述

民间故事广流传

熏鱼是苏桥最为普遍的也是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烟熏制作是灵魂所在,肉刺分离,配料齐全,晶亮透明,色香诱人,据说出了这地就不是这个味了。

如今,熏鱼的缘起已无人能说清,但两个趣味横生的民间故事却流传至今。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相传宋治平二年(乙巳)九月,时任文安主簿的大文豪苏洵来到八姓庄,他流连于苏桥的水乡美景,还品尝了当地的美食——熏鱼,连连称赞其味道鲜美。

此后,百姓为了纪念苏洵,在大清河上修建了一座桥,建了苏公祠,还把八姓庄改名为苏家桥。第二个故事同样和大文豪苏洵有关。苏洵任文安主簿时,衙门安在苏桥。他是一个清官,教民礼教,劝课农桑,和老百姓一起共同研制了熏鱼。

后来他的儿子苏东坡游历其父食禄之地,又对熏鱼进一步加工,使其成为当地的一大美食。沧海桑田,一千年后,当年的古迹难寻,但是苏桥熏鱼却在农家的厨房里流传了下来。

在文安县苏桥镇,靳记熏鱼第四代传承人靳建旭像往常一样进入熏鱼制作车间查看生产情况。车间里熟悉、鲜香的烟风味,陪伴了几代靳家人的春夏秋冬。前几天刚到了一批鲜鱼,为保证食材在充分新鲜的状态下制作,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的赶制。

活水洗鱼。

将鱼改刀方便入味。

保留传统味道

创新制作工艺

走进靳建旭的熏鱼制作工厂,解冻清洗间、盐渍间、熏蒸间、烘干间、真空包装间、灭菌间样样齐全,每个车间门口都设有洗手消毒间。每个车间都有各自的分工,在工作前,每个人要穿好工作服,戴上口罩、手套,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

在解冻清洗间,靳建旭戴上手套,拿起一条武昌鱼,先是在鱼的脊背处划上一刀,接着又在鱼肚上斜切三刀,他说:“可别小看这四刀,这是祖上经过多少次尝试才确定下来的刀法,能让鱼在腌制时充分入味,而腌制的高汤是祖上传下来的秘方。

传统的味道,只有经过一代又一代精确的技艺传承才能保留下来。”

经过清洗、晾晒、腌制的鱼通过窗口直接传送到熏蒸间。在那里,一排排熏蒸机器正在运转,冒出热腾腾、雪白的烟气。原先的熏制都是自家的大锅里完成,量化生产后,既要保留原先的味道,又要改进保质期短的问题。之前,有人说,可以加一些国家标准允许的防腐剂。可靳建旭否定了这个提议,在他心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味道一样重要。

经过不断的研制、试验,他将传统制作技艺与现代食品加工工艺相融合,发明出常温熏制40分钟的方法。靳建旭说:“很多人都担心熏制品中含有超量的致癌物质,不过在我的熏鱼里,几乎是检测不到这些物质的,人们可以放心食用。”同时,每一条鱼的鱼鳍、鱼尾都会经过细心修剪才会装袋,避免了熏鱼刺破装袋的情况。出厂前,还会接受高温杀菌。通过种种手段,靳家熏鱼的保质期已经由原本的几天延长到了6个月。

整齐摆放准备蒸制的鱼。

熏制出锅。

熏鱼制作完成后称重分装。

杀菌分装完毕准备销往各地的熏鱼。

跨地域销售

让熏鱼走向全国

几年来,通过靳建旭的传承和发展,靳记熏鱼有武昌鱼、青鱼、泥鳅、多宝鱼、鱼籽等十余种熏鱼制品,深受客户追捧。在河北省旅游商品大赛中,靳记熏鱼荣获铜奖。目前,靳家熏鱼入选了市级非遗保护名录,被评选为“廊坊十大名小吃”、“廊坊自驾十大必吃美食”之一,成为了廊坊美食地标。

靳记熏鱼目前主要销售方式是特产店和招代理进行销售,并和多个淘宝商家、微商合作开展快递邮寄业务。主要客户为特产经销商、食品销售批发商、企事业单位及需要赠送礼品的个人。临近春节,熏鱼成为许多人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靳建旭也开始变得忙碌,大大小小的订单不断,不过他并未满足于现状。“目前,熏鱼的销售主要在京津冀以及河南地区,下一步计划是要打开全国市场。”靳建旭表示,“我已经和四川、贵州等地客户进行过洽谈,通过改良熏鱼的口味,让它更容易被当地人接受,走向全国。”

在包装上,靳建旭也要再做尝试,增加罐装产品,让熏鱼能走上各大商超的货架,成为日常百姓就能品尝到的美食。

记者:邢建平杨乐

编辑:刘冰郑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anzx.com/wayw/13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