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文安与水结缘,因水而兴,蕴蓄着深厚的洼淀文化。古代的“八景文化”韵味浓郁,自然景色秀丽,文物罕见珍奇,使许多文人雅士流连忘返。
1
胜水荷香
今霸州市胜芳镇原属文安县,此处原为胜芳淀,过去多栽植莲藕。每到夏季,碧绿的荷叶映衬盛开的荷花,微风吹拂,清香四溢,绵延数十里,灿如云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美丽的景象真有杭州西湖的风采,故称之为胜水荷香。胜芳集市贸易繁荣,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的人跨关渡河,胜水荷香的美名传遍海内外。
2
文潭灏影
文潭灏影在文安县城北偏西8公里的急流口村,其地古临漳水,系河道决口急流冲积而成的深水大坑。澄波浩渺,古岸萦回,天光倒垂,日影在下,人游览于岸边自有一番乐趣
3
汉桧凌霄
灵集寺内有的两棵高大的桧树。这两棵树相传是汉代建寺时栽植的。过去十年九涝,洪水频仍,文安洼的树特别少,尤其是桧树在这里更不常见。物以稀为贵,每当秋收之后,地净场光,登高远望,百里大洼一览无余,两棵古树苍劲挺拔,参天并立于高冈之上,非常壮观。
4
唐碑吐雾
唐碑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相公庄村,碑是唐朝张仁宪之嗣孙张仲武为张仁宪所建,距今将近年。每当清晨晓雾迷漫,丰碑突兀,隐约可见千军万马,美其名曰"唐碑吐雾"。
5
九川雪浪
为文安遭受洪水灾害的境况。一说是在县城东南角眺望城南洼的景象;一说是在曲堤店东南,原大宁桥一带。一望无际的碧波,惊涛洒雪,细浪翻银,鸥陈渔樯,仿佛江南奇景。
6
万柳金堤
大清河南堤,又称千里堤。因为沿堤栽植柳树,长堤横亘,高柳参天,碧水东流,渔舟荡漾,宛然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堤有柳树的护卫,取固若金汤之意,所以称为万柳金堤。
7
苏公胜迹
在县城北20公里苏桥镇,北临大清河与霸州相望。因宋代苏洵曾授霸州文安县主簿,故该县曾建桥及苏公祠,祠在河北,清代已废。虽云苏公胜迹,其实苏洵并未到县任职。
8
孟母高台
位于大柳河镇东一公里,富各庄村北。原来有一高大的土台,台下有洞,深广莫测,相传为宋将孟良藏母处,台下有碑,题日"孟母之墓"。清朝末年碑已不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